苗好稻谷丰,育秧是关键。“工厂化集中育秧,出苗成秧率高,根系粗壮发达、秧苗健壮,规模化育秧还能实现节本增效。”安徽省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化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杨青说,全市大力推动规模化、专业化集中育秧,正在建设约66万平方米的塑料薄膜连栋大棚,实现每个镇(街道)有2至3个大型社会化服务育秧中心。
据了解,在天长市万寿镇忠孝村,开银家庭农场新建1万平方米塑料薄膜连栋育秧大棚。农场负责人陶开银指着育秧大棚说:“这些工厂化集中育秧大棚将达2.5万平方米,可以满足1万亩大田的栽插需求。”而在金集镇草西村,种植大户娄伟家的1.3万平方米塑料薄膜连栋大棚已经建好,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育秧设备,可为7500多亩大田提供水稻秧苗。
据介绍,麦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建设要求达到品种优良、技术先进、高产优质,小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眼下,各级各有关部门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帮助种粮大户流转耕地,抓紧挑选、采购农资,培训农机手和无人机飞防作业人员等。
金集镇马塘村种粮大户陈文军刚参加了天长市举办的机插育秧及施肥新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在育秧方面,他基本掌握了新技术,不仅能减少用种和用工投入量,还提高了秧苗整体质量;在施肥方面,他学会了侧深施肥和缓控释肥技术,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只需一次缓控释肥,就可以达到以往多次施肥的效果,大幅减少了肥料施用量。“有新技术在手,稳产增收就有把握了。”陈文军说。
连日来,在各级政府惠农利农政策助力下,天长市10多家农资经销商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一道多方筹措资金,对接农资生产厂家,选购优质种子、农药、化肥等。截至目前,该市各农资经销商储备水稻良种760吨、化肥2.68万吨、农膜430吨、农药145吨、机插软硬盘750万张。“我市良种、化肥、农药、农膜等主要农资价格比去年下降17%~20%,这主要得益于提前备足资金、预先订购、集团化采购。”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邵春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