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产经| 配资| 港股| 房产| 理财| 大盘| 原创| 融资| 汽车| 公司| 综合| 黄金| 金融| 滚动| 股市行情
金融www.300163.cn

您的位置:主页 > 金融 >

金融助力消费需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

2020-08-17 08:27

原标题:金融助力消费需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克服疫情影响,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而在此前商务部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商务系统消费促进重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释放国内需求”。从中央到相关部委近期对扩内需、扩消费多次强调,足见其重要性。

  消费已连续6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扩大消费需求。今年上半年,在一系列有关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政策出台后,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明显回暖态势。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连续4个月降幅收窄,6月份的商品零售额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的3万亿元规模。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扎实推进,被疫情短期限制的供给逐步恢复,被压抑的消费需求逐渐释放,在互联网的精准助力下,生鲜电商、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直播带货、社区团购、非接触配送等与消费相关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进一步激发了居民的消费潜力。而这其中,消费金融也扮演着消费、供给、金融之间的连接角色,在助推消费升级,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方面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目前正在经历深层次的变化。在契合扩大内需、扩大消费的政策基础上,消费金融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如今,在政策的支持下,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到电商平台、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公司,都对消费金融市场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最大限度地通过金融手段来助力消费升级。

  我国的消费金融已由传统消费金融向新型消费金融发展,在疫情这一特殊环境的催化下,消费场景由线下向线上加速转型,展业中的风险也快速积聚,更多样、更突出也更复杂,为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予以重视并积极化解。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是今年下半年央行工作的重点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要守住风险底线,全力以赴推动三年攻坚战如期收官,加快补齐金融风险处置的制度短板,健全重大金融风险的应急处置机制,并且转入常态化的风险防控和风险处置。”

  有效防范与化解风险,完善风险防控和风险处置,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精准发力,也需要各类消费金融机构紧跟政策导向,强化责任担当,守好风险底线,认清自身短板,弥补风控不足。

  近年来,业内不少消费金融公司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征信使用违规,违反审慎经营等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借助科技力量,消费金融机构智能化、互联网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消费金融服务渠道下沉并向长尾客户延伸触及,金融服务效率得到快速提升,但同时也进一步暴露出了线上消费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不审慎、金融消费者保护不充分等方面的不足,以致投诉、纠纷时有发生。

  针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中涉及的风险管理和消费者保护问题,银保监会近期释放出监管信号,化解相关问题已有了政策依据。《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第七条与第九条中明确提出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适应互联网贷款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制度、内部控制机制、网络信息系统和安全防护措施”“建立健全互联网借款人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借款人隐私数据保护”等,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在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时要参照《办法》执行。

  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理念、系统、人才的协同发展。在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的同时,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风险管理系统的运维水平。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吸纳安全管理、风险防控方面的人才。在多家公司本月最新公布的招聘信息中,信息安全架构、风控算法、风控数据决策、反欺诈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重点招聘的对象。

  在技术应用方面,区块链、大数据、光学字符(OCR)、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已经开始运用在消费信贷审批和贷后管理领域,通过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来提升风控质效。

  未来,消费金融市场仍有巨大潜力待挖,这需要相关机构具备坚实的基础和积淀。消费金融机构在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同时,要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须防微杜渐、审慎前行,将安全摆在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方能守正出新、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编辑:网络



股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