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有的枯死有的遭牛羊啃食……河北沽源多处林带为何“种树不见树
新华社石家庄6月29日电题:苗木有的枯死有的遭牛羊啃食……河北沽源多处林带为何“种树不见树”?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曹国厂、高博、杜一方
张家口坝上地区距北京200多公里,承担着为京津涵养水源、构筑绿色生态屏障的重任。“新华视点”记者近期在该地区沽源县采访发现,当地自2014年实施造林工程——杨树林退化林分改造工程,目前有多个杨树林带下的苗木已干枯。当地政府表示对相关问题高度重视,正在积极核查与整改。
轻轻一揪枯死的树苗就被拔起
因杨树林自然老化,张家口坝上地区从2014年实施杨树林退化林分改造工程。沽源县2014年至2016年共改造28.05万亩。为确保造林成活率,造林单位一般是三年工期,即一年施工、两年管护。
记者沿244省道在沽源县闪电河乡走访发现,省道南侧多个杨树林带里,退化林分改造栽植的樟子松已经干枯。轻轻一揪,发现这些死掉的樟子松苗树根稀疏,有的甚至没有主根。
“栽植樟子松养护非常重要,即便是带有营养杯的苗子也得浇水才行。”当地一名百姓说。
记者来到另一片约15米宽、500米长的杨树林带,这里种植的4行樟子松苗绝大部分已经干枯。
记者随后又沿着244省道先后探访了5条退化杨树林带,偶尔能发现一棵活树苗。
当地政府回应,存在苗木枯死现象。由于后期管护、浇水、补植补造未能及时跟进,部分标段苗木成活率低。
交了“保证金”就没人管了,放牧昼伏夜出躲避监管
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当地造林不见林的另一个原因是“禁牧令”未严格落实。在实施退化林改造的林带,偶尔能看到的一两棵存活的树苗也遭到牲畜啃食。当地百姓说:“这些树苗应该是前两年栽植幸存的,被啃掉头也支撑不了多久。”
早在2003年,河北省就下发了《河北省关于家畜禁止放牧实行圈养的暂行规定》,在全国率先实行禁牧,但这道“禁牧令”在有些地方落实不力。
在沽源县长梁乡地局子村东南的大片林地里,约半米高的油松苗几乎都被啃掉了头,不少成了“光杆司令”。这里一堆堆牛马粪便随处可见,距林地不足20米的地方则是一个简易牲口圈。
在黄盖淖镇黄盖淖村公路旁的树林里,几十匹马自由觅食,没有村民看管。在平定堡镇小南营村等地方的林带里,也可看到几十头牛“漫步”其中,树苗轻则被啃秃,重则被折断或连根拔起。
当地一些基层干部介绍,畜牧业是沽源传统产业。为落实“禁牧令”,县里曾探索过“舍饲圈养”“招标禁牧”“乡镇综合执法队”等多项举措,但不少举措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记者走访多个村庄,一些村民反映,有的综合执法队收取禁牧“保证金”,只要交了“保证金”,再放牧就没人管了。韭菜沟村一名正在放牛的村民说,养一头牛交100元,一只羊50元,他一共交了1600元。
基层干部表示,沽源县2014年至2016年退化林分改造的28.05万亩涉及全县14个乡镇、140个行政村,面广、点多、林带分散,管护难度大。有的村民放牧昼伏夜出,增加了监管难度。
一名参与沽源县退化林分改造的造林公司负责人说,工程项目有多个标段,造林公司即便雇人也管不过来,往往“前边栽、后边啃,年年种树不见树”。
当地采取措施核查整改
记者采访了解到,2014年以来,沽源县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京冀水源林、退化林分改造、国家储备林等工程项目,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13.35万亩。
沽源县一些干部介绍,植树造林“三分栽、七分管”,应减少新造林任务,重点放在营林管护、提升改造上,把小树培养成大树,让其尽快成林。
针对苗木成活率低问题,沽源县委、县政府表示,已明确由主管副县长牵头,责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立即对全县2014年至2016年三年的退化林分改造工程,进行全面核查,对于工程质量低、遭到破坏的片区立行立改,利用即将开展的雨季造林尽快完成补植补造。
据了解,沽源县组建了由县公安局牵头,以检察院、法院、森林公安、综合执法、林业和草原以及各乡镇为成员的禁牧专班,严格督促各乡镇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主体责任,用好综合执法队、村“两委”和公益岗等管护力量,对屡禁不止、情节严重的偷牧放牧行为,坚决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划定管护区域,对县域内所有退化林分改造、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京冀水源林等所有林业工程实施常年禁牧,面积100多万亩。其他已成林和植被较好的草地在春季实行季节性禁牧,实现禁牧不禁养。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华经财富网"的稿件,均为华经财富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华经财富网",并保留"华经财富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