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农业

安徽“千村引领 、万村升级”工程怎么干?

10月17日下午,安徽加快实施“千村引领 万村升级”工程新闻发布会召开。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汪学军介绍发布了安徽省加快实施“千村引领 万村升级”工程的具体部署情况。 安徽…

10月17日下午,安徽加快实施“千村引领 万村升级”工程新闻发布会召开。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汪学军介绍发布了安徽省加快实施“千村引领 万村升级”工程的具体部署情况。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推进该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号工程”、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基础工程”,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先后带队赴浙江考察学习,将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作为主题教育的案例教材,带头深入学习、深入谋划。在黄山市召开高规格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全面启动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要求,要走好“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城乡融合、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共同富裕”六个之路,全力推进乡村“五个振兴”,着力构建“千村引领、万村升级”新格局。安徽省长王清宪提出,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更多乡村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安徽省政府在潜山市召开全省和美乡村建设调度会,推动黄山会议精神落地落实。根据要求,安徽省将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即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省级成立“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作推进小组和工作专班,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每年表扬一批工作突出的地区、集体和个人。

下一步,安徽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立包保联系制度。建立省领导包保、省直单位联系、高校帮扶精品示范村的工作制度,确保200个村包保指导全覆盖。二是健全调度考核制度。开展“月分析、季调度、年总结”,建立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项目调度机制。从明年开始,对精品示范村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确保200个村考核全覆盖。三是开展业务工作培训,对今年创建的精品示范村党组织书记分皖北、皖中、皖南三个片区开展培训,采取集中授课加组织观摩的形式,确保200个村业务培训全覆盖。四是组织开展监测评估。扎实推进万村升级,对已建成的7395个省级中心村现状开展监测评估,确保建成中心村监测评估全覆盖。

记者请问首批全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200个村的名单已经公布,接下来各地在组织实施建设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汪学军公布的2023年度全省首批200个精品示范村,是想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更多乡村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这200个村都有较强的村党组织带头人,有相对成型的产业基础和后续运营规划,也都很有创建积极性,那么接下来组织实施建设,我想要把握这几条原则。

一是压实各方责任。精品示范村启动以后,各地要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秉持锲而不舍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既要干在当下,又要谋划长远,不堆盆景、不搞形象工程,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在实施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

二是坚持系统观念。精品示范村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编制高质量全域建设规划,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培养乡村各类人才,传承乡村特色文化、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抓好农村垃圾革命、深化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污水革命,打造美丽宜居村庄,健全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抓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等,是一项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前期200个村都已制定了实施方案,各地将谋细谋准谋实具体实施项目,注重建设质效。

三是坚持人民至上。精品示范村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始终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强化民治。把那些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解决好,不开空头支票,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和维护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村集体和农户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出资投劳,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记者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请问省财政有哪些具体支持措施?

安徽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孟照红财政支持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既有真金白银的增量投入,也有存量资金的优化整合,还有投入方式的创新探索,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通过多措并举,强化财政支撑保障作用。

一是新增政策资金,支持“千村引领”。从2023年起,在下达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内,按照平均每村1000万元,每年支持200个左右精品示范村建设,计划到2027年建设1000个以上精品示范村,资金用于实施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持续加大投入,支持“万村升级”。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亿元左右,支持800个左右省级中心村建设,按照原脱贫县、皖北地区、行蓄洪区每村150万元,其他地区每村100万元标准,对各地省级中心村建设给予补助,到2027年全省超过10000个以上省级中心村,资金用于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产业发展等。2023年省级补助资金10.7亿元已下达有关县(区),支持838个省级中心村建设。

三是统筹相关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注重从两个层面同向发力,一方面,省财政会同主管部门,在分配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农村水利、农村电力、农村文化、旅游发展、农村电商、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涉及重点任务的相关项目资金时,向精品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倾斜。另一方面,指导市县统筹使用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等重点涉农资金,以及土地出让收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收入等,向精品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建设聚焦。

另外,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鼓励采取贷款贴息、财政补助、以奖代补等支持方式,吸引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记者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如何保障相关建设用地需求?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测绘总院(省测绘局)院长(局长) 张和成

一是实行规划“留白”制度。为适应乡村产业等项目的不确定性,要求新编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可以对暂时无法明确具体用途的地块留白,并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原则上用于保障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用地需求。

二是在用地计划方面予以支持。和美乡村建设确需占用农用地的,要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优先安排。农村村民宅基地用地计划应保尽保。

三是积极推进存量用地盘活利用。要求积极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有效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节余指标优先用于乡村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做好衔接。依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在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意愿前提下,可将村内空闲地、依法收回闲置住房所涉的宅基地,以及其他集体建设用地,规划为工业、商业、旅游、康养、娱乐等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依规运用市场化手段保障和美乡村建设用地需求。

记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如何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贾良清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指的是厕所冲洗水、厨房洗涤水、洗衣排水、洗漱排水及其他生活排水等,不包括工业排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关键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要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

自2019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始终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坚持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出台了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制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办法,持续深入开展农村污水处理问题设施大排查、大整治,总结提炼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典型经验,积极推广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化治理模式,探索“环境治理+乡村振兴”新路径,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目前,我省14712个行政村,已有3942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为26.8%,预计到年底治理率能达到28%。下一步,我们将保持工作力度,突出工作重点,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持续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探索治理路径。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紧密结合我省实际,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举办乡村生态振兴培训班和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交流农村环境整治典型经验,推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先进模式。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指导各地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流域水环境治理结合起来,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探索“环境治理+乡村振兴”新路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和特色经济,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二是有序推进治理。以水源保护区、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人口居住集中区域为重点,鼓励采用生态化、资源化利用方式开展治理。制订并落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规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治,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环境效益。

三是强化监督考核。坚持每月调度、每季总结、每半年通报,确保建设质量。制定落实农村环境整治指标体系和评价考核办法,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环境整治成效检查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乡村振兴战略实绩等考核的重要依据。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围,推动各级政府加大治理力度。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试点与农业农村部门的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有机衔接,把生态环境标准纳入美好乡村建设验收评价体系。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加强省级资金统筹,有效整合涉农资金,充分发挥聚集效应,提高资金利用率。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用“肥瘦搭配、以丰补歉”等方式,提升项目整体收益水平。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对接,促进地方政府与政策性银行合作,搭建融资平台,用好政策性优惠贷款。

记者: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并作为产业增效行动的重要内容,请问安徽对此有什么务实举措?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邵海卫答: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打造了“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西递村(全国仅4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3个,全国“乡村四时好风光”精品线路15条,省级特色旅游名村150个、休闲旅游示范点259个、各类民宿4000多家。2022年以来,实施全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421”行动,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旅游风景道、“后备箱”工程基地、精品民宿、“微创意、微改造”景观提升点。

下一步,安徽将认真落实“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一是推进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推动皖南地区、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地区、江淮地区、皖北地区发挥各自特色,差异化发展,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最美产业。二是做强乡村旅游精品村。集中建设5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0个省级重点村、1000个市级重点村。持续办好民宿设计大赛,推动乡村民宿品质升级,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民宿集群。三是打造乡村特色项目。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依托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打造农业观光、农耕体验、农事节庆、特色餐饮、主题研学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项目,丰富游客体验。

记者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每年只有200个左右,其他村的建设,安徽又有哪些具体举措?

汪学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将按照示范先行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单位实施创建。其他村的建设我们将持续按照《安徽省“十四五”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分三个层次进行提升:

一是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省面上持续推进以农村厕所改造、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三大革命”和村庄规划建设提升、村庄清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大行动” 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保证到2025年,全省达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厕所粪污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提质增效,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有条件的村庄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村庄基础设施逐步优化,村容村貌全面提升,长效管护机制有效建立的目标。

二是抓好和美乡村中心村建设。全省每年选择建设800个左右和美乡村中心村。中心村重点开展生活垃圾治理、改厕治污、供水保障、庭院环境整治提升、道路畅通、河沟渠塘疏浚清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环境整治提升、产业发展、长效管护机制等10项建设任务,争取达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目标。对中心村建设,省级财政按照脱贫县、皖北地区、行蓄洪区150万元/村,一般地方100万元/村予以奖补。

三是开展美丽宜居自然村建设。全省每年选择在规划保留的人口规模较大自然村庄中,选择8000个左右开展美丽宜居自然村建设。美丽宜居自然村建设以市县财政支持为主,重点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有条件和实际需求的自然村庄实施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亮化、村容村貌提升等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符合实际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引导自然村庄卫生保洁常态化,着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实现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房屋、村庄周边干净整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王斌

为您推荐

这些”洋货”怎么成了”中国新特产”

这些”洋货”怎么成了”中国新特产”

进入腊月,山东春冠食品生产车间夜里也灯火通明,一箱箱熟制鹅肝正加紧出货。 “今年的订单实在太多了!看来春节都放不了假。”...
寿年神泉 | 歌唱家蒋大为为寿年神泉点赞!

寿年神泉 | 歌唱家蒋大为为寿年神泉点赞!

 蒋大为,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在中国声乐领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蒋大为凭借其清亮通透、圆润饱满的高音,在乐坛...

生猪项目落地怀集,助力养殖新篇章

2024年11月5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广东肇庆市怀集县生猪项目顺利入场。该项目由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
三个“关键词” 看2025年“三农”工作怎么干

三个“关键词” 看2025年“三农”工作怎么干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那么明年...

从田间到“指尖” 乡村快递的提速有了新秘诀

今年以来,农村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潜力加速释放,为扩内需稳增长、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带来了强劲动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