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农业

腰斩的价格,猪业的春天在哪里

天寒地冻,猪业似乎也迎来了漫长的“冬季”。 近期,“猪肉价格大降超40%”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引发广泛热议。作为老百姓“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这些年,猪价要么一飞冲天,要么“跌…

天寒地冻,猪业似乎也迎来了漫长的“冬季”。

近期,“猪肉价格大降超40%”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引发广泛热议。作为老百姓“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这些年,猪价要么一飞冲天,要么“跌跌不休”,起起伏伏备受社会关注。

作为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每年消费近7亿头猪,生猪出栏量约占全球一半。猪价腰斩,消费者在实现“猪肉自由”的同时,无数养殖户正在苦苦寻找越过寒冬、走向春天的道路。

腰斩的价格

犹如近期北方的冷空气,下跌的猪价让养殖户感受到了寒意。

“养殖成本约8.5元/斤,养1头就多亏损约200元。”山东省沂南县金厂峪村养殖户王恩宝自繁自养育肥猪,满负荷能养2000头猪的养殖场,目前只存栏200头。

进入冬季,随着气温降低,猪肉市场迎来传统消费旺季,但总体来看,今年猪价旺季不旺。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目前猪肉全国批发均价逼近每公斤20元关口,同比下降超过40%,生猪价格逼近15元关口,猪粮比价已连续多周低于盈亏平衡点,早已处于过度下跌的橙色预警区间。

“11月23日白条猪批发价格每公斤17.05元,去年同期则为29.75元,降幅扩大至42.69%。”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大厅经理喇肖说。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猪肉供应过剩,生猪集中抛售,加之消费需求不足,是此轮猪肉价格腰斩的主要原因。

去年下半年,国内猪肉价格经历了一轮显著上涨,养殖户纷纷跑步进场扩充产能。生猪出栏量从去年一季度不到2亿头,猛增至今年三季度的5.4亿头,较去年年初增加了1.7倍。

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介绍,国庆节后部分养殖户为回避市场风险,加快了生猪出栏节奏,亏损也导致大量母猪流入市场,加之国内冻品库存进入季节性出库高峰,加大了猪价下跌势头。

猪价的持续下行,引发相关部委关注。1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以目前的猪肉供应格局来看,母猪和生猪的存栏量仍处于高位。”朱增勇表示,从消费端看,猪肉消费需求将逐渐进入高峰期,但在猪肉供应充裕的前提下,猪价短期内上涨空间不大。

对于肉食爱好者而言,今年过年期间应该可以大口吃肉了,但对于生猪养殖行业来说,亏损压力与日俱增

在猪价长期“磨底”的背景下,相较于2022年猪企利润报表高歌猛进,今年猪企盈利困难重重复重重。公开数据显示,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等头部猪企前三季度全部亏损,部分上市猪企甚至面临债务加剧的风险。

相比于养猪巨头,中小规模养猪场成本高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差,生存压力更是不言而喻。

“1月中下旬就开始亏损了,7月底开始微幅盈利,10月下旬开始再次进入亏损。”王恩宝说,养猪不赚钱甚至亏钱,身边养猪的人越来越少,养猪人的日子越发不好过。

失灵的周期

最近几年,猪肉价格涨跌与猪周期不无关系。但此轮猪周期在短暂上涨后快速下跌,周期切换之快让业界措手不及。

“猪价去年4月份开始上涨,11月份就开始下跌了。”四川省金堂县良园村的生猪养殖户陈长安感慨道,以往所谓4年一轮的猪周期似乎失灵了,去年一整年几乎经历了过往一个猪周期的变化。

什么是猪周期?简单说就是养殖行业根据当前市场价格做出的生产决策往往具有滞后性,导致产能和实际需求错位,引发猪价大起大落。具体呈现为“猪价下跌-养殖亏损-一哄而下-产能不足-猪价上涨-一哄而上-产能过剩”的周期性变化怪圈,最终导致“价高伤民,价贱伤农”。

有周期,也就意味着有规律可循。过去,我国猪肉行业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特点,通常上涨时间为一年半,下跌时间为一年半,每隔三四年为一个轮回。从最近十几年来看,我国几次明显的猪周期分别开始于2007年、2011年、2015年以及2018年,在这几个年份,猪肉价格都开启了大涨序幕,持续一两年时间后再大跌。

就拿陈长安来说。自2009年养猪以来,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在盈利,七八年的时间在亏损,其他年份持平。“印象最深刻的是2018年那一轮超级大涨周期,生猪价格能达到每斤20多元,是现在的3倍,养猪利润能超过100%。”陈长安说,现在仍在勉强坚持,以后债务多了,说不定就退出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按照以往猪周期的规律,此轮价格上涨至少持续一年半的时间,但此次反弹仅仅持续了5个月就开始新一轮下跌,这是为何?

从供给来看,我国生猪基础产能变化愈发平稳,是猪周期被“熨平”的主要原因。“本轮周期的影响因素与以往周期并无不同,核心还是能繁母猪产能。”朱增勇介绍,9月末全国能繁殖母猪存栏4240万头,比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高出3.4%,生猪产能仍然处于高位。能繁母猪产能近年呈现窄幅震荡特征,调减幅度较小,因此本轮猪周期猪价呈现出窄幅震荡特征。

特别是经历了2018年非洲猪瘟这轮“超级猪周期”后,生猪行业规模化水平、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导致以往周期猪价下跌以及养殖亏损对养殖主体产能调整的行为发生了巨大改变。

对龙头企业而言,猪价下行周期也可能会逆势增加产能或者保持产能稳定。而非洲猪瘟后生猪行业准入门槛抬升,国内中小养殖散户的大量退出,猪周期的波动并不如以往那么规律。未来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继续提升,猪周期时间或继续拉长,幅度继续平抑直至消失。

错配的产需

导致猪价上涨周期难以持续的,还有消费层面的转变。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9月累计,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24247万头,同比增15.0%,其中,9月份屠宰量2775万头,环比增4.9%,同比增31.6%。

生猪屠宰后绝大部分都是要进入市场流通,被消费者吃到肚子里。根据屠宰量来看,9月份城乡居民比去年同期多吃了三成的猪肉。这消费增幅,事实上并不算弱。

那么,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需要更多从供应端找原因。究其根本,主要还是产能持续处于高位,导致生猪供应阶段性宽松。

再来看看点上的数据。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为例,11月6日-12日这一周,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918头,而去年同期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552头,年同比增加23%。

说白了,猪价下跌的一大原因就是产的比吃的多,市场消化不了、库存容量有限,导致价格缺乏支撑。

按照国际消费发展规律,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带动肉食消费占整个饮食的比重不断提升。

以2021年为例,当年全国肉类总产量8990万吨,肉类人均占有量达到63.6千克,平均每人每天需消耗四两肉,这基本符合大家的日常实际消费。

但奇异的是,我国猪肉的消费比重,却画出了一条不寻常的曲线。作为中国人餐桌上的绝对主力,猪肉消费量占肉类的比重曾一度超过65%。然而近年来,国人猪肉的消费比重却持续下降,目前已降至不足六成。

消费偏好的转变,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对此作出解释。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再像过去一样盯着猪肉吃,海鲜、牛羊肉等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正成为餐桌上的新选择。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猪肉消费量达到历史性高峰,当年猪肉消费量为5865万吨,人均消费猪肉42.6公斤。2022年,全国猪肉消费量只有3766万吨,人均消费猪肉26.9公斤。和8年前的高峰相比,人均猪肉消费量大幅减少了36%。

“当前猪肉消费主力群体逐渐转向‘90后’‘00后’等年轻消费群体,他们对猪肉的消费逐渐偏向于鸡胸肉等产品,进一步削弱了对猪肉的刚性需求和季节性效应。”卓创资讯肉类分析师马丽媛说。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3-2032)》显示,未来10年,预计猪肉消费量先增加后稳步回落。具体看,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程度加深,肉类消费量中猪肉等红肉的消费量将下降。

行业寒冬之下,从业者正在展开自救,在降本增效上持续发力。比如,牧原集团今年第三季度全集团平均成本已降低到14.5元/公斤,从饲料、育种、健康管理、养殖、屠宰5个环节进行测算,每头猪都有600元的成本挖潜空间。

那么对于处在寒冬中的生猪养殖业而言,如何才能降低猪周期的影响?究竟该保持多大的供给量才是适宜的?

“基于整个肉类消费结构和产能变化来看,7亿头左右的出栏量可以基本达到供需基本平衡的状态,能够使生产者有一定的利润,消费者也能拥有充分的选择权。”朱增勇说。

有专家预测,随着经济增长持续恢复,肉类消费将继续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北方地区大幅降温将使猪肉消费季节性复苏更为明显。

猪业的春天,或许不会太远。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王斌

为您推荐

这些”洋货”怎么成了”中国新特产”

这些”洋货”怎么成了”中国新特产”

进入腊月,山东春冠食品生产车间夜里也灯火通明,一箱箱熟制鹅肝正加紧出货。 “今年的订单实在太多了!看来春节都放不了假。”...
寿年神泉 | 歌唱家蒋大为为寿年神泉点赞!

寿年神泉 | 歌唱家蒋大为为寿年神泉点赞!

 蒋大为,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在中国声乐领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蒋大为凭借其清亮通透、圆润饱满的高音,在乐坛...

生猪项目落地怀集,助力养殖新篇章

2024年11月5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广东肇庆市怀集县生猪项目顺利入场。该项目由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
三个“关键词” 看2025年“三农”工作怎么干

三个“关键词” 看2025年“三农”工作怎么干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那么明年...

从田间到“指尖” 乡村快递的提速有了新秘诀

今年以来,农村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潜力加速释放,为扩内需稳增长、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带来了强劲动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